中国文旅在线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清朝京官们为什么喜欢走路上班?原因很现实

清朝时期,在京城做官的待遇是非常好的。现如今的电视剧中,大臣们上朝都是通过轿子,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?清朝时期的大小官员都是通过轿子上朝的?这一点肯定是存在误传的,清朝的官员分为很多级别,总督巡抚一级的可以坐轿子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能够到达总督巡抚,他们的俸禄也不会低,一年的俸禄会达到上万两白银。总的来说,清朝时期在京城做官的大臣待遇是非常不错的。每年有固定的俸禄,平日里每月还可以领到公费。这些白银的数量都不小,养家糊口肯定是没问题。

清朝时期,官员想要坐轿子,是有级别规定的。像电视剧中演的八抬大轿,是在清朝时期不存在的。无论是什么样的官职都是不允许的,但是皇帝的轿子除外。清朝规定了三品以上官员,才能乘坐四人抬的轿子。三品以下的官员,只能乘坐两人抬的轿子。

即使是两人抬的轿子,也要比平常的百姓好很多。毕竟一般家庭中,轿子是见不到的。清朝时期,官员是有轿子可以坐的,只不过每日早朝的时候可以乘坐,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中,比如说祭天、登基的场合上,所有官员不得乘坐轿子。

清朝百姓使用的轿子大部分都是两人抬的,这种轿子与朝廷官员的轿子根本无法相比。无论是做工还是材料都是如此。清朝百姓的轿子都是青布小轿,颜色朴素。大部分轿子都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才会出现,而平日里是基本看不到轿子的。

清朝官员是允许坐轿子的,可是根据史籍资料的记载来看,京城的官员是不会坐轿子上朝的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这些京官大部分都是走路上朝的,即使是皇帝允许,也是如此。光绪年间,被光绪调入军机处的四品军机章京谭嗣同,就是走路上朝的。

那么到底为什么京官要走路上朝呢?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囊中羞涩,也就是钱的问题。清朝京官收入一向不高。在顺治、康熙时期,京官的收入,主要来自正式俸禄。清朝的官员俸禄是按照等级发放的,级别低的官员俸禄很低。

举个例子来说,一品官员每年俸禄是白银180两,禄米90石。这样的白银在清朝时期也就是勉强养家糊口。九品官员及不入流的官员,每年俸禄仅剩30两左右的白银,15石左右的禄米。由此说来,囊中羞涩是官员的常态。

每年三十两左右的白银,仅仅够一家人在京城生活,别说是坐轿子了,就是能够吃饱就不错了。还有一些日常的其它开支,都是需要从俸禄中支配的。不仅如此,当时的清朝甚至以国库不足为由,让官员捐出俸禄。这就让官员难上加难了。

到了雍正时期,官员的俸禄有所上涨,这时候的雍正将康乾盛世推向了一个巅峰。在雍正在位期间,京城的一级官员,都有资格领取一笔恩俸。这笔恩俸的数额,跟官员的正式俸禄数额相同。也就是说,这时候一级官员的俸禄已经可以达到双倍了。

乾隆在位期间,官员的俸禄再一次上调。这时候无论品级,都可以领到恩俸的双倍俸禄待遇。可是清朝时期雍正和乾隆年间的官员都有双倍俸禄,为何还是走路上朝呢?因为京官还是很穷。在当时来说,官员的各个开支都需要俸禄进行支配。

官场上各种人情往来,每年给老师、师母的孝敬,同僚、同乡的拜会,都需要花钱。更为主要的是,假如官员坐轿子上朝,那么雇佣轿夫,都需要自己掏银子。首先来说,轿夫是不好找的,毕竟轿子的重量是很沉的,一般人根本抬不动。

轿夫每年工资在三、四两白银间,即使是两人轿夫,对一个京城官员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雇佣轿夫的花费,朝廷不会报销。这样一笔不必要的开支,京官肯定是不想支付的,这样就只能够走路上朝,为了省钱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